(资料图)

最近,国内房地产市场上,有2家昔日的知名千亿房地产开发商的退市,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惋惜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8月4日,ST阳光城发布公告,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《关于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》,公司被决定终止上市。而在8月3日,ST泰禾也公告,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,将于2023年8月4日摘牌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据悉,泰禾集团股价在2023年5月8日至2023年6月2日期间,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,触及了深交所《股票上市规则(2023年修订)》相关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。依据相关规定,泰禾集团股票直接被终止上市,不进入退市整理期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2010年,泰禾通过“借壳”福建三农,成为当年国内唯一上市的房地产企业。然而,从区域走向全国的泰禾,虽然不乏销售额突破千亿的高光时刻,但今年的股价一路下探,退市价格每股只有0.43元,较历史高点已经跌去98%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另一家房企阳光城也经历了类似的命运。2018年,阳光城的销售额突破千亿并不断增长,2020年更是一举冲破2000亿元的大关,先后布局全国逾100座城市,综合实力曾位列中国地产20强。然而,在2021年公司出现流动性问题后,尽管阳光城创始人林腾蛟积极奔走自救,并采取了高管和一线员工全面降薪的措施,但同舟共济并未能带领企业走出困境。最终,阳光城的股票在2023年5月15日至2023年6月9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,被终止上市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阳光城一向注重人才,将人力资源视为第一战略,并舍得在人才上投入资金。这使得阳光城一度以高薪酬著称,有报道称其曾以人均40万元的年薪居地产圈之最。然而,人才投入并未能帮助阳光城抵挡市场的无情洗牌,退市落下,许多股民对这家曾经的“世界500强”企业感到惋惜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2020年,“三道红线”政策的推出,倒逼房地产行业去杠杆,这彻底改写了行业规则,并宣告了依靠高杠杆、高负债、高周转实现高增长的模式的终结,同时也改变了众多盲目扩张的房企的命运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在资本市场的角逐中,虽然面值低于1元,几乎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退市的节奏,但仍有一些企业奋力自救。例如,金科股份的股价在今年5月创下了每股0.77元的历史新低,面值低于1元,形势岌岌可危。然而,该公司随后采取了多项“缓兵之计”进行运作,包括增持动作、资金注入和收购计划,使得股价得以恢复至每股1元以上。避免了退市的厄运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多家港股房企也迎来了转机时刻。上半年,港股中的上市房企佳兆业集团、景瑞控股、融创中国都已经成功复牌。虽然复牌后股价尚未稳定,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算是暂且保住了。然而,成功摆脱退市危机的涉房上市公司只是少数。据中指研究院统计,上半年已经有2家房企退市,有8家房企锁定退市,还有多家房企面临退市风险,因此,下半年出现上市房企退市的概率较大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有分析人士认为,房企的股票退市,将对该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,导致估值降低,股东利益受损,投资人信心受挫,融资渠道受限,品牌形象受损,影响项目销售,并对债务重组和风险出清产生不利影响。此外,多家房企的退市也会对债务重组、保交楼、行业信心提振产生重大影响。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30字)然而,我们需要认识到,退市本身是资本市场的一种正常操作。中银证券表示,面临退市风险的企业仍是少数,市值仅占115家房地产A股公司总市值的2%,因此对整个板块的影响相对有限。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的合理供给,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,有利于行业加速出清。注:1、图如侵权,告删。2、禁止抄袭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