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
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镇赛罕嘎查境内的罕山,护林员王艳龙和队友们工作、生活的望火楼就在山顶。32平方米的望火楼建在山尖40度岩石上。一铺炕,几根蜡烛,几件简单的生活用品,一张旧办公桌,一台信号不稳的电视机,一个望远镜,一个记录本,是王艳龙从父亲手上接的家当。

王艳龙的父亲曾守护林场29年。童年,他并不理解工作在外、久不回家的父亲。如今,他早已明白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崇高使命感。护林员工作并不容易。山路难行,毒蛇野兽出没。吃水是个问题,夏季,从山脚背泉水上山。冬天,取雪化水。“巡山”并非随便走走,要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,及时报告火情,注意盗窃、乱砍滥伐的不法分子,以及林区可能出现的病虫灾害。王艳龙所辖山林多少座山,多少条路,涉及多少乡镇村屯,他了如指掌。

望火楼所在的科右前旗德伯斯镇兴隆林场,如今已成为集生态公益林建设、商品林经营和多种经营于一体的人工林林场,林地面积150余万亩,森林覆盖率%以上。成果喜人,离不开王艳龙等护林员们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坚守奉献。

王艳龙说,老一代护林员告诉我,千万不能漏报、谎报,一定要准确。一旦发现火情,报错一个沟岔,山下的人就跑错几道梁,那差的就是十里八里,损失可就大了。我们在山上要会分清哪里是烟,哪里是雾,烟是青的,雾是白的。绝对不可以在山里吸烟。进山不允许带明火和火种。

科右前旗林草局副局长卢晓刚说,护林员最具挑战性的是在远离人烟的望火楼工作,一天两天很新鲜,长时间坚守很难。每年王艳龙在望火楼上超过七个月。

王艳龙说,以林场为家,今后我也会一直守在这里。(时秀霞)

推荐内容